第二单元 地球的面貌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甲、乙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3.(2019临沂)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如图为EHT(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aef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b位于欧洲大陆上
C.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2019滨州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4~5题:
4.某大洋是指(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图中是哪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19乐山)某天,东东和珠珠用下面的地图相互抽考了一些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据此回答6~7题:
6.东东问珠珠:“图中出现了哪些大洲?”珠珠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亚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大洋洲
D.亚洲、北美洲、欧洲
7.珠珠问东东:“此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东东应该回答( )
A.图示区域内的气候类型分布情况
B.图示区域内的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情况
C.图示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
D.世界交通分布情况
(2019济宁)暑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济宁市某区域考察。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
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
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
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
9.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④地 D.⑤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0~12题:
10.位于甲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徒步活动,行进过程中( )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
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沿途看见成群的牦牛
11.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可能为( )
A.599 米 B.699 米
C.799 米 D.899 米
12.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
A.乙处 B.丙处 C.丁处 D.戊处
(2019临沂)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读“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回答13~14题:
13.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
A.L1滑雪道 B.L2滑雪道
C.L3滑雪道 D.L4滑雪道
14.四位学生绘制的MN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16.读图,两大洲的轮廓相吻合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
A.甲、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甲、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能力
17.(原创题)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有关地震发生时逃生防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如果住在平房,可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
B.如果住在楼房,可迅速避到洗手间等跨度较小的地方,或躲到桌子、床铺等坚固物品下面,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C.如果在街道,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D.如果在郊外,应迅速避到山崖、陡坡、河岸或大树附近
二、综合题
18.(2019无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 洋、B 运河、C 洋、D 洲、E 运河、F 洋,最后回到无锡。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 。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
(3)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②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
④B运河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
19.(2019青岛)读“我国西南某地区318国道分布图和区域A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2中山体部位名称:
① ,② 。
(2)图2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米。
(3)图2中,隧道的走向大致是 。
(4)该地区隧道修筑过程中,可能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其成因。
(5)说出在该地修建隧道的意义。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CDBB 6-10 ABCCB 11-15 CDBAC 16-17 AD
第2题解析: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大洲的分界线。第1题,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0.8%,陆地约占29.2%,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第2题,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第3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读图可知,aef位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b位于欧洲大陆上;c位于南极洲,纬度最高;d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
第4.5题解析: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大陆漂移假说。第4题,读图可知,20°W穿过该大洋,应为大西洋。第5题,魏格纳根据非洲大陆西岸与南美洲大陆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图中①是北美洲,②是欧洲,③是南美洲,④是非洲,故B项正确。
第6.7题解析: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第6题,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有助于解答该题。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非、欧三洲及三大洋的分布和板块的分布、运动方向等。
第8.9题解析: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8题,该区域地形崎岖,山麓海拔在50米以下,最高处海拔在350米以下,是丘陵地形;指向标箭头指北向,据此判断①地位于王庄的西南方;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流速快;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陡崖高度:(n-1)×50≤h陡崖�(n+1)×50,计算等出100≤h陡崖�200,因此陡崖高度不超过200米。第9题,此时为暑假,北方温带地区为雨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处为山顶,风大,不适宜宿营;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雨季易发山洪,不适宜宿营;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且等高线稀疏、坡缓,最适宜宿营;⑤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不适宜宿营。
第10.11.12题解析:解析: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乙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故在乙地不能感受飞流直下;丙地位于峡谷之中,可以欣赏峡谷风光;丁地与学校有高山阻隔,在丁地看不到学校;图示区域海拔较低,不是青藏高原,看不到成群的牦牛。第11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在700~800米之间。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戊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处,这里最狭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最小。
第13.14题解析:解析:第13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中L2滑雪道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最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第1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布规律可知,本图等高距为30米,M点海拔为1 830米,N点海拔低于1 710米,MN之间呈降低趋势且不穿过鞍部,A图符合题意。
第14题解析:从图中得知,①为密西西比河,该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航运价值大;②为亚马孙河,该河流流经亚马孙热带雨林,人口稀少,航运价值小。
第15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而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因此海陆轮廓也是不断变化的。
第16题解析:解析:从图中得知,甲是南美洲,乙是非洲,两大洲的轮廓相吻合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第17题解析:解析: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郊外,山崖、陡坡容易发生松动,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河岸或大树附近,易出现河流溃坝,大树倒塌等灾害,所以应迅速远离山崖、陡坡、河岸或大树附近等,跑到空旷的平地,故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第18题答案:
(1)印度 苏伊士 大西 南美 巴拿马 太平
(2)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多发 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3)× √ ×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海陆分布、板块运动等知识。第(1)题,读图可知,A是印度洋,B是苏伊士运河,C是大西洋,D是南美洲,E是巴拿马运河,F是太平洋。第(2)题,结合全球板块分布图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多发。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图示箭头相对,说明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第(3)题,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与自转方向相反。②甲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③D大洲是南美洲,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④B苏伊士运河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E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第19题答案:
(1)鞍部 山谷
(2)3 400~3 600
(3)东北—西南走向
(4)地势崎岖,坡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多暴雨。
(5)缩短距离、减小坡度,受天气因素影响小,利于行车。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题,①地处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是鞍部。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第(2)题,图中等高距是200米,最高处在图示右下角,外围等高线为3 400米,可见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3 400~3 600米。第(3)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隧道的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第(4)题,隧道所在地地势崎岖,坡度较大;这里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大。第(5)题,在该地修建隧道可以缩短距离、减小坡度,受天气因素影响小,利于行车。
点击下载:初中地理复习第二单元 地球的面貌练习(初中地理湘教版含答案)
发布评论